昨天上午,當記者來到天津港歐亞國際集裝箱碼頭時,這裡已是一派繁忙景象,一臺臺集裝箱卡車正與岸橋、場橋密切配合,快速有序地將來自京津冀地區的鮮梨、奶制品及工程機械等貨物吊裝到靠泊岸邊的“長勝”輪上。不久後,“長勝”輪順利啟航,標志著由長榮海運、陽明海運、萬海航運聯合運營的東南亞新航線正式開通。

在天津港歐亞國際集裝箱碼頭裝卸作業的“長勝”輪,計劃駛往印度尼西亞泗水港、雅加達港。 記者 吳迪 攝
同樣是在昨天,在天津港太平洋國際集裝箱碼頭,隨著“迭戈”輪平穩駛離,由MSC(地中海航運)獨家運營的全新東南亞航線同期開通。同一天“上新”兩條全新集裝箱航線,不僅為天津港外貿航線網絡增添了新的“生力軍”,也將進一步“加碼”中國北方國際航運樞紐建設,助力打造我國北方地區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戰略支點。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充分發揮天津港優勢和作用,深入開展港產城融合發展行動,持續推進以港促業興城……今年以來,在港口經濟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統籌下,市交通運輸委、市港航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市投資促進局等市級部門,濱海新區等相關區以及天津港集團等企業組建工作專班,完善協調機制,多次召開專題工作會,推進重點難點任務,共同推動港產城融合發展行動走深走實,積極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新航線的開通正是我們將全會精神落實在基層的積極實踐,只有緊跟國家戰略,融入發展大局,發展的路纔能越走越寬。”天津港歐亞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操作部經理從彬說,“這條新航線不僅加密了天津港的外貿航線網絡,也將進一步提速華北、東北地區與東南亞相關國家的航運貿易交流。”
站在天津港歐亞國際集裝箱碼頭岸邊,看著貨物順利裝船,“長勝”輪船舶代理方中國外運華北有限公司集裝箱分公司船務部經理助理焦德帥臉上露出笑意。“這條新開航線長榮、陽明和萬海3家國際知名船公司共同投入了5艘船舶,船公司看中的就是中國市場特別是外貿方面的韌性和活力,以及天津港作為北方地區重要樞紐港口對內陸腹地的輻射能力。”焦德帥說。
對於這一點,地中海航運天津分公司銷售經理顧震宇很是贊同,他告訴記者:“我們的新航線主打‘直航+廣覆蓋’,可使中國至越南、泰國等地的海上運輸時間較經新加坡中轉減少三分之一以上。目前,MSC整體外貿貨運量每年都保持兩位數增長,這條航線的開通便是對外貿市場需求的直觀反饋,首船的載貨率已接近100%。緊跟全會‘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要求,明年,我們計劃在外貿航線上繼續發力,比如,增加運力投入或調整航線安排,也有望新開至更多區域的直航航線。”
“針對京津冀出口企業,我們通過優化通關流程、簡化申報手續、提高通關效率等方式,積極降低企業成本,還采取‘監管前移、隨到隨檢’的快速檢驗措施及‘屬地申報+口岸驗放+抵港直裝’等便利監管通關模式,不斷提高新鮮農產品的通關效率。”天津新港海關物流監控處港區巡查科副科長趙樂表示,“我們還對出口企業進行技術性貿易宣傳,提昇企業自身出口能力和高效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能力,促進外貿保穩提質。”
新航線推動新發展,與此同時,新設施也帶來新機遇。
離開天津港歐亞國際集裝箱碼頭,記者又來到位於天津港高沙嶺港區的天津港新興建材碼頭。幾天前,這裡剛剛完成首艘外貿船舶裝卸作業,正式開啟港口國際貿易裝卸服務,以此為標志,天津港一港六區全部具備了外貿作業條件。
走進天津港新興建材碼頭調度室,一塊白板上滿滿當當羅列著未來兩個月將從這座碼頭開行的航線及船期信息。
“這兩天,我們就將迎來第二艘靠泊的外貿船舶,四季度碼頭計劃運營5條國際航線,主要通航日韓、東南亞、南非等地。”天津港新興建材碼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振東說,“這些鋼材、機械設備等貨物主要來自京津冀地區相關企業,我們將緊跟全會要求,充分釋放碼頭能力,有效緩解當前貨多船多的情況,進一步為周邊企業‘走出去’搭建起一條‘出海’大通道。”
在此基礎上,日前,我市重點建設項目——天津港高沙嶺港區支航道一期工程正式開工。完工後,高沙嶺港區支航道船舶通航能力將提昇至5萬噸級,為天津港提昇港口通航能力、優化港口布局、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服務國家戰略提供重要支橕。
2023年至今,天津港先後建成5個碼頭項目及5個堆場項目,新增堆場面積約64萬平方米,積極支持高端裝備制造、石油化工等臨港產業發展。截至今年10月底,天津港已開通148條集裝箱航線;預計2025年,天津港貨物吞吐量將達到約5.91億噸,集裝箱吞吐量將達2400萬標准箱。
天津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褚斌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的召開,為天津港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戰略指引。我們始終把天津港放到服務國家戰略中謀劃,‘十五五’期間,將堅定實施‘拓集、優散、延鏈、強物流、重協同、數字化’新經營策略,以改革創新提昇內涵式發展質量,推動天津港向航運服務智慧化轉變、向綜合型港航物流營運商轉變,加速中國式現代化港口建設,以更高質量推進港產城深度融合。”
貨暢其流,彰顯樞紐活力;商通四海,展現開放胸懷。
“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提昇港口支橕能力和運營能力,充分發揮港口作為改革前沿、開放窗口及經濟引擎的重要作用,主動對接吸引行業頭部企業項目落地,積極發展航運物流、航運金融等航運服務業,推動港產城深度融合,主動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更好助力天津高水平對外開放及高質量發展。”市港航局綜合業務處處長鄒鸞說。(記者 萬紅)









